-
六祖一句“迷时师度,悟了自度”,打了当今多少修佛人的脸
佛教传到今日,拥有的信徒人千万计,让无数的人都能通过对教义的智慧解读而获得了精神世界的清凉,让许多的人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越,人数不可谓不多,功劳不可谓不伟。但是在繁华的表象之下,所曝露出来的问题也胜不胜数,就拿修行佛法而言,有许多的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安下心来按照佛祖的教义去做,而是如世俗中争名夺利的商人一般,今天祈求密意,明天奢求上师,……不胜枚举,根本就失去了佛法不外求的智慧。像这种将自己的成佛之道寄希望于他人身上的修行者,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的典范,偏偏现在这种人还不少,这种缺乏自信自尊的学佛人,如果有幸读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之时,不知该做何感想!如果要用慧能大师的“迷时自度,悟了自度”来衡量现在的学佛人的话,那恐怕就是大型的打脸现场,因为没有几个修行者可以如慧能大师那般的自信自尊,敢于直面对现实的挑战,说出这种从心底所发出的自信之语。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许多学佛之人,根本就没有将成佛的希望寄托在自性之上,而是将之寄托在虚妄不实的外像之上。比如说殊胜的法门,老师的境界和法不二传的密意,乃至佛祖所说的教义,就是不肯相信自己本就是佛这个真理,只要用功,自心就能破迷开悟而彻见真如本来面目。那么,六祖慧能大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呢?原文是这样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曰:如是,如是!在获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而开悟,悟得自心即佛,见性成佛的真谛之后,为了避免他人的伤害,于是五祖让六祖赶快远离,并准备亲自把橹摇船。六祖说:和尚请坐,应该由弟子来摇橹,五祖曰:应该是我渡你。慧能大师在这时就说出了响彻古今的自信之语: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今天我承蒙师父传授无上心法,已经开悟了,只应自性自度。五祖于是为之印可:如是,如是!在五祖而言,作为一个师父,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心,为传承法统的六祖再尽一份力,同时也是作为一个考验,看看六祖所悟彻的程度到了什么地步。而六祖呢,已经完全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有了佛祖那份“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绝对自信,深信自己已经完全理解到了心即是佛的见性成佛之道。既然心外无物,心即是佛,那么便应该自求于己而无须借助外力的帮忙,除了自己能让自己成佛之外,别人能帮自己成佛吗?不能!因此之故,六祖才谢绝了五祖想要再助一臂之力的好意,同时也是在回答五祖的考验:我已经完全证悟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成佛之道,开显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本自清静而能生万法的本自具足圆满之心,成佛在我,无须再借助您的一番心意。佛法的真义,本就是使人开悟而彻见自性,以求解脱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彼岸,学佛之人如其名不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心性之上,却去希求外力的冀遇,不是将自己的未来绑定在了别人的不确定性之上吗,哪里还有一点学佛人自尊自信的样子!所以六祖慧能大师的这句“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之语,对于现在许多还在寻求佛家圣地、道场、密法、上师……等一切外力的人来说,不止打了当今多少学佛人的脸面。因为他们缺少自信,缺乏自尊,更不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最浅显易懂的道理,终生向外驰求,到老一事无成,要警醒啊,想要学佛的修行者!相信自己能成,相信师传之法,不要向外驰求,寻找心中宝藏,这才是真正的迷时师度,悟了自度的内涵之理。2020/10/5 20:50:23
举报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