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水魂

    冬眠的灵儿忽然惊醒,又心有余悸的发了两三首诗。青涩隽秀的心血,却总怕谁泼上一盆冷水。是啊,更何况是在冬天?来自古都的灵儿过于谦虚了,孰不知:

    蹋着青石寻牡丹,沿着伊水看大佛;

    有缘水秀山青地,灵儿哪会不出活?

    但这来自古都洛阳的诗语却勾起了心底的思绪。

    今夏回转伊水,时值盛夏伊始。但那天竟然下着蒙蒙细雨,天气也十分凉爽。暖风吹过,柳捻抚肩;雨润双颊,涟漪点点。在一个四处避暑寻芳的时节,而我却能打着小伞,挽着好友家人,蹋着青石,漫步在这像春天一样宜人的绿水之边。那是什么样的心情。我饱览过雨雾西湖的景致,也独享过福海荒园的宁静。但这一次,却被伊水的清秀深深地打动了。

    千年的古韵,深藏在石窟的角角落落;百年的风霜雪雨,印拓在石板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这些大佛的见证,谁能从这朴实的石刻中读出那千年等一回的期待。谁又能从这清澈的伊水的潺潺声中听出那古都故事?读了那么多的传说故事,而这次,大佛却这么近,这么清晰。石板就在脚下,石栏就在手边。我看到青石之青,香山之翠。那又是怎么样叫人回味的伊水之魂。若苍天有知,你说,我,该谢谁呢?

    青顶红墙的香山寺,座落在伊河东岸的东山上。它是白居易晚年隐居的地方,故得号香山居士。下面这首诗正是他晚年,以及“香山九老”悠闲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以至于诗人的墓园,白园,也在这宁静的山麓之间。蹋青时,我怎么没想起“人杰地灵”四个字呢?也许是大佛的注目吧。心里的那份不语的安宁在别处真的是找不到的。虔心感谢那些独具匠心的石匠们,他们把这尊安详端庄,见了即叫人起敬的佛像刻得那么出神入画,不论在那个角度,我都在那慈祥的目光之下。

    我想不论谁身处此境,都会说苍天有知。是啊,这样注目下的宁静与安祥,在桃源也不一定找得到吧。面对大佛,再看看对岸的香山,深感修身养性,修身齐家的寓意。在这浮华求薪的世界中,不知修身,济世齐家不过是过眼烟云吧。

    也许是相由心生吧。一路走来,朋友小潘问我:“你们怎么总是这么快乐的样子?”

    我说:“是吗?”接着又说:“你一路这么快乐,我们能不快乐吗?”接下无语。现在想想,是心境;或者说是一直在追求的境界吧。

    我是我因是我,面佛有静;你是你缘非我,求神可安。也与有缘的小潘共勉吧!

    雨着轻伞东山上,石路岩山伊水边。

    不语凡花刻青拓,静心抚柳问千禅。

    时入冬日,伊水流远。那雨雾香山,观谒大佛的伊水之边,却久久留驻在我的脑海。每当想起,内心都十分得平静。在这样的地方问禅聚亲,此生何憾?感谢生命中陪伴我们的人们。感谢灵儿送来的灵感!红枫树影
    写于2011岁末。 
    2011/12/9 11:27:59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