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诗怪词
每句诗嵌入一种颜色的名称,共四句,就有四种颜色,是将“春”、“夏”、“秋”、“冬”四字顺序嵌用在一首诗中,每句诗的内容符合各个季节的特点。[五行诗] 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六甲诗] 就是将六十甲子的数字嵌入诗中,仅借用字面,而另行组词,缀联成诗。[六府诗] 五言十二句,“六府”的次序为:水,火,金,木,土,毂。将此六字依次嵌于单数句句首,偶句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与否皆可。[八音诗] 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依序冠于每句之首或每联之首。[十二属诗] 即十二生肖诗,也称“十二辰诗”、“十二神诗”。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于诗中。[数字诗] 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同一个数字,如果嵌在首位的则为同头数字诗。半字诗两字诗三字诗四字诗五字诗六字诗七字诗八字诗九字诗百字诗 千字诗 万字诗[数名诗] 又叫十数诗。是将从一至十以内的数目字用于诗句中,连贯而成的诗,现在一般也称数字诗。[数谜诗] 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采用古典诗可口可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生动。[姓名诗] 每句都含有姓名。四.重现类(一)、镶嵌式重现[复字体] 是在全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一句中可以复用两三次。[重字体詩] 是指同一词语在句中重复使用。[叠字诗] 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两字连珠诗] 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两个字。[翻韵诗(倒字诗)] 是将通常的词语顺倒过来,使之句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内容多寓讽谕之意,诙谐有趣,令人发笑。[同头诗] 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罗嗦诗]重复诗,有意地意思重复,造出一种颇有诗味儿的意境。[绕头诗] 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二)、全句式重现[双承体] 又叫堆絮体,上句句尾的词,在后文中进行两次承接。[首尾吟体(首尾重复)] 一句而首尾皆用之。[辘轳体] 也称轮回体,是主题相关的组诗。她与顶针格、鹤顶格诸体不同,更不同于回文诗。她的写法是:选定一个内涵较丰富的中心句子作题目,采用七律或七绝的形式来写。如果采用七律形式,则将选定的题目按第1、2、4、6、8句顺序,分别镶嵌于其中,象车轮转动一样,使其形成五首的一组诗。如果采用七绝形式,方法亦类似,不过镶嵌的分别是在第1、2、4句上,三首为一组。后来也有人利用仄声韵的律诗把它放到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的,这样可就全辘轳起来了。[换序诗] 指的是调换现成诗词作品的句子顺序,使之具有新的意义,而形成的一首新诗。五.语序类[回文]壹回文诗一、通体回文体附 反复体诗双篇回复式二、本篇回文体(一)标准的本篇回文诗(二)回文辘轳体三、回转回文体附头尾不粘式四、上下句回复式(又叫双句回文)五、本句回复式回文诗(又叫双回文诗、就句回文)六、其他形式的回文诗(一)叠词回文诗(二)图形化的辘轳体(连环诗)贰回文词叁回文曲肆回文联(一)本句回复式(二)上下联回复式(三)待回式(四)局部回文联(五)谐音回文联(六)回环联(七)读法灵活多变的回文联伍回文谜1. 谜面回文2. 回文格谜[颠倒虞美人] 就是虞美人词的上片倒读就是虞美人词的下片。六.修辞类[语义双关诗]双关诗分两种,一种是同音双关,还有一种是意义双关,此指意义双关,包括同字双关(使用相同的字构成双关)。[粘对诗] 或称“当句有对”、“隔句对”。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在一联上下句相对的同时,再以每句的前后半句相对;另一种是以奇数句和奇数句相对,偶数句和偶数句相对。[歇后诗]又称缩字诗或缩脚诗,将成语或古人陈句,引用前一部分,而略去后面的本质部分的歇后修辞方法引入诗篇,称为歇后诗。[问句诗]必须全诗为问句,又叫设问诗。[排比诗]以排比句式贯串全诗的,才算是排比诗或排句诗。[反语诗]反语诗是利用反语修辞,正话反说。与反义诗的区别,反义诗即颠倒诗,是把事物都说反了,与学理相悖的诗。反语诗是用和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的诗。[顶真体]是诗、词、曲的一种体式。其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或下一句的开头部分用上一句的末尾部分。各句之间以同字符串连在一起,有如珠之联缀。[句蝉联] 每句的末字或词是下句开头的字或词。[倒顺连环锦缠枝]七言八句的回文顶真诗,还可编成图形顶真诗,称为倒顺连环锦缠枝,每行七字,共七行,第七行头上少一字,读法从中间顺时针旋转,下一句的头是上一句的尾。然后回文。[顶真回文诗]回文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把一句话首尾衔接,形成一个环,字字相扣,形成一首倒顺皆可读的诗。[连环体诗]是指上一首诗的尾句是下一首的首句。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属于顶真类。此体多为整句重复式,故又称重句体。[段落顶真(节蝉联)]段落之间用上一段末尾的词或字当下一段的开头,叫段落顶真。如果是上一段末尾的整句当下一段的开头的则叫连环体诗。[半字顶真体]此种诗体后句首字多系前句末字的一部分(1)首尾二字没回环(2)首尾二字也半字回环,即藏头拆字体[藏头拆字体]有一种半字顶真诗,末句的尾字又是首句首字的一半,或首句首字是末句的尾字的一半,或首句首字和末句的尾字可共组成一字,这种诗可编成环形。叫藏头拆字体。[脱御连环诗]七.限制类(一)、限定格式填空型[两头纤纤诗]四句七言,每句前四字描绘事物特点,后三字描绘事物名称。这是一种填空体,每句填三个字。两头纤纤 ,半白半黑 ,腷々膊々 ,磊磊落落 。[五杂俎诗]五杂俎或做五杂组,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偶句押韵.其内容多寄予哲理。一、三、五句与《古五杂俎》同,唯更改二、四、六句。这也是填空式的诗体:五杂俎, 。往复还, 。不获已, 。[三妇艳]五言六句。大妇 。中妇 。小妇 。 。良人 。 。 良人也可用丈人、丈夫、众人、上客、佳人等。[尔汝歌]五言四句,每句有汝。[一半儿]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一半儿]小令兼用。即[忆王孙],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曲中多用此格,用[忆王孙]整个甚少。×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自君之出矣诗]五言四句或四句以上,也可写若干首。第一句一定要是“自君之出矣”。[四愁诗]共四首,每首都以“我所思兮在××”开始,而以“何为怀忧心××”作结,故称“四愁”。[五噫诗]五句成诗,五句同韵,五韵同字,古今罕见。五个“噫”(噫本平声音依)字确实强化和突现了诗人的感慨。它并不是一种新形式,而是原始形式的遗留,为楚歌变体,作者有意识地加强诗歌句尾的节奏性和呼叹作用而已。[六忆诗]每首以“忆”字开头,回忆聚、别、行、坐、食、眠六种情境,留连吟唱。。“忆×时”三字领起,继之以五个五言句,格式显然是定型的。[十索诗]所作的是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故称“十索”。[十离诗]诗体的一种。以十首为限,每首诗题均有“离”字,如“犬离家”、“笔离手”、“竹离丛”之类,因称“十离诗”。(二)、限定段落与内容[诸言体]又叫诸意体、诸语体,凡描写情态之辞皆可自为一体格。常见有:[了语][大言] 即说大话,夸海口。系调侃、玩笑之作。[小言] 极言其小,亦玩笑之作。[乐语] 文体名。说的是人生的乐事。宋宫廷演剧,命词臣作乐语,使伶人歌唱。先为对偶韵文,后附以诗,也有不附诗的。后遂成为文体,各作家常有所作。[滑语] 描摹“滑”的形态。[馋语] 描摹馋相。[醉语] 描摹馋相。[安语][危语] 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赛,看谁说得最惊险。[反义词诗] 每句都有反义词。[五更诗]把一更至五更发生的事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分别描述成篇构成连章组诗。[十二时诗]就是将十二时的名目冠于句首,它与表达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但据以押韵而已。[禁体诗]即指赋诗时,预定不准犯某某等字之诗。因诗家以体物为工巧,废而不用,视同禁例,有如徒手相搏,不持寸铁。后遂以禁体诗为白战。[七哀诗]《韵语阳秋》云:“《七哀诗》起曹子建,其次则王仲宣、张孟阳。释诗者谓病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谓一事而七者具也。子建之七哀,在于独栖之思妇;仲宣之七哀,在于弃子之妇人; 张孟阳之七哀,在于已毁之园寝。唐陶雍亦有《七哀诗》,所谓君若无定云,妾作不动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是皆以一哀而七者具也”。[百年诗]十年为一章,共十章。[广告诗]八.用材类(一)、集引类[集句诗]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诗。[集句词]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词。(二)、改造类[剥皮诗] 也称“拟古诗”,是一种仿造诗,即旧瓶装新酒。此体有时被冠以“拟”或“赋得”之名。其形式是步前人诗体,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个字,甚至沿用部份诗句。其内容则以各个时期的生活画卷为基础,使诗作产生新意,用调侃嘲讽口气,妙趣横生,达到发泄或鞭挞的目的。[减字剥皮诗][加冠诗][添脚剥皮诗](附)[拟古诗][櫽括体]就前人诗文的内容剪裁改写而成。[逐字替换诗]把原诗逐字用同义字代替,形成一首新诗。(三)、兼收类[藏诗体对联(“联绝连环体”)]对联的下联作为绝句诗的首句,第二句则从下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上联头三字,上联作第三句,第四句从上联第四字读起再接下联头三字,全诗结束。这是从十四字回转回文诗(十四字脱御连环诗)改造出来的,先把这十四个字编成对联,再按十四字回转回文诗读法来读。[诗改词]通过句读把诗读成词,偶尔可加减个别字。近似櫽括体,但有异。櫽括体作了较大的文字改动,诗改词在文字上基本不变。[诗词包含体]是诗同时也是词,只须改变句读。诗改词也属此类,只是诗词包含体是作者本人构思出来的,诗改词则是别人改原作。[中西合璧诗]每句中都有中文与外语混杂。[号码诗]是指把阿拉伯的数字写入汉文字的诗中。[藏字横诗竖铭]横读是诗,竖读是铭,又可根据需要进行嵌字。[诗词合璧]专指回文虞美人又可读出回文律诗的。[联诗]由对联组成的诗。[诗联]由诗组成的对联。(四)、字句数量类[掉脚诗]“十七字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亦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今天通称三句半。从内容上看,十七字诗是亦庄亦谐的结合,前三句多是庄重的内容,后一句多是诙谐风趣的调侃;从形式上看,它是整齐与错落的统一,前三句每句三顿,合辙押韵、通俗流畅,后一句跌落而为一顿,在节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一般把十七字的“三句半”叫十七字诗,把不是十七字的“三句半”叫 “瘸腿诗”。[九言诗]一般说来,全诗每句九字,句数不限,以偶数句式为主,节奏均依传统体式。[宝塔诗这种诗由若干行组成,第一行只有一个字,第二行二个字,第三行三个字,如此类推。当书写时每句都居中排列,就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像一座宝塔一样,故名“宝塔诗”。种类甚多。[一七体诗]宝塔诗的一种。它从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首句为一字,实际是个题目,一韵到底。[飞雁体]同头体的五律或五言八句的古风可排成这种形状。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宝塔诗,呈对顶塔形,只不过在读法上不同罢了。它读法是从左上一字开始往右下斜读,然后依此类推,两两交叉,如飞雁排成的“人”字形,犹如雁阵。要左右开弓斜着读,呈人字行,犹如雁阵,所以叫飞雁体.制法与读法:共八行,第一行二字,下面几行一次增加二字,第五行与第四行字数同,第五行以下依次减二字,最后一行为二字。把同头的字排在前四行的头尾,其它字的排法按读法进行。读法:第一句从第一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即第二行的倒二字,第三行的倒二字,第四行的倒二字,第五行的倒一字。第二句从第一行第二字开始,向左斜向读,即第二行的第二字,第三行的第二字,第四行的第二字,第五行的第一字。第三句从第二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第四句从第二行倒一字开始,向左斜向读,下面各句依次交叉右斜、左斜的读。[火焰体诗]以其形似火焰,故名。但读法与宝塔诗恰好相反,宝塔诗是自上而下读,火焰体诗则是自下往上绕着读。[叠翠诗]“八×叠翠诗”属于宝塔诗。一三五七行的首尾二字相同。还有一种叫“包×叠翠诗”的是倒数三四句的中心分别多出两个×字,故名。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根据不同安排,有两种读法。一种是第一层顺着读,第三行开始由中间劈开,从第三字开始往右念,然后接第四行往左念,至中间接下一行的中间字往右念,如此一右一左的念下去,再由最后一行往上念,一直到第三行的中间。另一种读法是由第一层的第二字开始,接第二行的第二字,下面方法同上,最后往上到第三行的中间,再接第二行的第一字和第一行的第一字。这种读法的诗也可把第一行的两个字并为一个。[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八行(4、6、8、10、10、8、6、4),每行开头为同字。读法,从第六行的末字沿外面往上读到第一行的第三字,再转向下到第四行,又转向上,前四行读完再转到下四行。[三句诗][摊破诗]又名“摊声”,在绝句和词牌规定的句数上,摊破一句或半句,比如使绝句成为五句或四句半的一种新诗。摊破之处,应是诗眼,能点醒全篇。 奇诗怪词【分类】一、音韵类[福唐体] 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柏梁体] 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称为柏梁体。[间韵诗(变体诗)] 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转韵诗] 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韵脚平仄交替。[促句诗] 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倒押前韵诗] 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犯韵体] 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短柱体] 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四声诗] 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双声诗] 又叫吃语诗、口吃诗。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叠韵诗] 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双声叠韵诗] 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禽言诗] 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风人诗] 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声韵诗] [声母诗] 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韵母诗] 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 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二.字形类[藁砧诗、隐语诗、谜语诗] 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廋语诗、隐语诗。它的谜面主要是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有的则兼释字义。[离合诗] 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即次句的第一字与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偏旁,或某种笔划,再与后两句分离出的字、偏旁、笔划,合并成另一个字,故称离合诗。[拆字诗] 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偏旁加独体字),敷衍成篇。拆字诗与离合诗相近似,但又不尽相同。[同旁诗] 又叫联边诗嵌字中字体,每句都以同旁字排列的诗叫同旁诗。[叠字形诗] 多用于方言.每句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字,两个这样的字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字,三个这样的字合在一起又构成一个新字,一连三字连在一起。[玻璃字诗][三字同头诗][九九消寒诗]三.嵌名类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所嵌的字字面意义与诗中意思一样的,便不能称之为体,起码也不能算怪体诗。[嵌字诗] 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藏头诗] 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这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拆字诗,今天称为半字顶真诗。现在我们说藏头诗是指嵌字诗中嵌于句首(“鹤顶格”)的诗。[建除诗] 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以建、除等十二字冠于诗每联首句第一字,字意融于句中,形成杂体诗特定格式。全诗十二联,廿四句。从第一句起,每联开头冠以十二辰的名称,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故名“建除体”。[药名诗] 药名诗是在诗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附汤头歌[针穴名诗] 以针炙名联缀成诗。[卦名诗] 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龟兆名诗] 是指将解释卦象意义的词语隐藏在诗句中。[相名诗] 是将相术之名嵌用于诗中。[星名诗] 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节气名诗] 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鸟兽名诗] 将禽鸟名和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有的用本义,有的语意双关,有的巧用别名。[草木名诗] 是将草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地名诗] 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联缀成篇。[宫殿屋名诗] 每句嵌入建筑物名称。[车船名诗] 是把车名、船名分别嵌用于诗中。[围棋名诗] 就是将围棋的一些别名嵌用于诗中。[象棋名诗] 就是将象棋的一些棋名和术语嵌用于诗中。[歌曲名诗、词牌名体、词曲名诗] 是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联缀成篇,而词义双关。[戏目名诗] 是将戏目名嵌用于诗中。[四气诗] 也称四时诗,实为四时诗的一种变化体。[四色诗] 也称四色咏,五言四句,偶句押韵.2011/2/5 22:48:24
举报不良信息
闲鹤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