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尝鲜

    进入雨季,正是野生菌上市的季节,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处,野生菌品种很多,对我来说说得出名字的很少,有牛肝菌,扫把菌,青头菌,松茸,块菌,鸡枞菌等几种,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不敢买怕吃了中毒。一些杂菌的价格比起鸡枞菌要便宜的多,各有其特点,最爱的还是鸡枞菌,这里的本地人一般叫它伞把菇,味道鲜甜香脆,菌中珍品,是一道难得的人间美味。

    下午在外开会,结束时看时间还早,准备和同事去街上逛逛顺便买点鸡枞菌尝尝鲜。

    我们来到河门口邮局旁临街主公路,这里有一处自发形成的农产品临时交易场所,一般都是下午时候开始,商贩们像约定俗成不约而同集中在此,平时多是些附近菜农小商贩卖些时令蔬菜水果之类。到了野生菌上市的时候,这里显得特别热闹,临街过道云集了一些农民和商贩,他们或蹲或坐或站并成一排,面前的透明塑料袋里装着各类野生菌,最多的还是白嫩的鸡枞菌,这里俨然成了野生菌交易市场,吸引许多市内及附近美食者前来光顾。

    打听了一下今年的价位一般在五十至六十元之间,比前几年便宜多了。比如菇朵开了的那种价格要便宜些,还没开只是一个包包的要贵一些。经过仔细筛选,讨价还价以每斤五十五元的价格买了两斤半开的根部带点黄泥那种,同事说这种菌吃起来要香一些。

    满心欢喜回到家,本想给老公一个惊喜,没想到老公看到我手中的鸡枞菌愣了一下问起价格,有些不太满意的说:这么贵划不着,都可以买一只五六斤重的土鸡了。

    我马上接过话:土鸡随时买的到,鸡枞菌只有这个季节才有,贵是贵了点,但是错过这个季节就没有卖的了,再说一般都长在山上坡地里,寻找采摘很不容易了,还有车费,人工费,算下来成本就高了,所以这个价钱不算贵。

    说的老公无语了,他接过塑料袋准备清洗。

    普通家庭一般的做法是炒,煮汤,蒸来吃,各有各的味道。如果想储藏可以用菜籽油熬干水分,放到冰箱里慢慢享用,鸡枞油可用做面条的调料也是很巴适的。我家一般喜欢蒸来吃,感觉要有味道些,这个老公很拿手,小时候家在农村的他跟母亲学过,也跟父亲去山里采过。

    具体做法是:先将鸡枞菌洗净后用手撕碎,装入瓷盆或不锈钢容器里,然后把新鲜的红色小尖椒剁碎、剥好的大蒜五至六瓣、新鲜青花椒50克左右、火腿肉200克切成丁、也可用油底肉代替,鸡油100克、盐适量。

    如果放了火腿肉建议不要再放盐了,太咸了就把鲜味压下去了。佐料配好后放在鸡枞菌上面,点火开始蒸,十几分就会满室飘香,大概45分钟左右即可关火,一盆鲜脆滑爽,麻中带辣,美味无比的鲜蒸鸡枞就做好了,试想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其乐融融细品慢尝这人间美味是一种多么愉悦的心情呀!这是基本做法,佐料可依自己口味添加,遗憾的是家里没有火腿,不过看到它味蕾已大开,吃的很是开心。

    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老同学发了吃鸡枞菌的图片和文字,她的母亲感叹到可能现在好吃的东西太多了,压住了味蕾,再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了。这种时令性的食材,很多人或采摘,或购买,去品尝它,更多的是一种感受和回忆在里面。

    不知若干年后,这种人间美味会不会绝迹?

    2016/7/19 5:11:59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